侘寂风与明式家具:主流之外的高级审美

时间:2023-08-27 14:49:16     来源:个人图书馆-灯下悦读

本文摘要:
侘寂是是小红书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美学风格,其实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术语 Wabi Sabi由两个汉字字符组成。 Sabi(寂)据说可以追溯到八世纪,当时它被用来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示荒凉。从十二世纪开始,这个词演变成对陈旧事物的愉快沉思。术语Wabi(侘) 是在15世纪才出现,以指定一种与茶道密切相关的新的审美感受,wabi的定义可以追溯到孤独或忧郁,对宁静生活的欣赏,以及远离城市的喧嚣。深刻体现了禅宗文化中“无一物中无尽藏”的思想境界。这篇文章,从以下几个角度重点解析: 一. 侘寂风格的起源地:缘起中国,兴乎日本;二. 侘寂风格的精神内核;三. 侘寂风格的外在表现;四. 侘寂风格与明式家具的美学关联。

苏作诚品 徐锋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侘寂与明式家具的美学在精神内核有很多共同之处:

明式文人家具追求的“古朴”,就是崇尚远古人的质朴之风,崇古不追新,追求大自然本身的朴素无华,推崇从古人吸取文化的力量和传承。

“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文震亨《长物志》

如论及方桌时说:“须取极方大古朴,列坐可十数人,以供展玩书画”。

在论及榻时又说:

“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今人制作,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家居环境:“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他认为家具制作“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凡事物之理,简斯可继,繁则难久,顺其性者必坚....”

可见,侘寂的美学与李渔和当时其他文人的审美品味有血脉相连的文化联结。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云林清秘,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人神骨俱冷。故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气。”这种大隐于市的追求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成为晚明文人的一种生命态度,它突出了当时人志于道、游于艺的崇高感和自由度。

文人们推崇的家具有各种讲究,风格要古雅,器型需简素隽永,材料多选黄花梨、紫檀、铁力木之属,用材质自身的纹理质感,追求自然朴素之美。

讲究“以少胜多”,无过多、繁重的雕花装饰,对线条则是“计墨如金”。一个家具部件,如同一个汉字笔画,用一个适度的曲率,成全整体造型的美观。曲线流畅,直线刚劲,线与线之间穿插、重叠、错落,在不同的空间和角度上,产生变化灵动、层次丰富的情趣。

苏作诚品宋风明式禅椅

仿古明式刀牙书案

明式家具是端肃的、板正的,不以放松身体为目的,反而是要人端正姿态。无论何时何地,礼仪风范都不可抛却。“侘寂”提倡的回归谦虚与明式家具既以人的身体感受为重,又引导着人的修养与自省,这在精神内核层面都是遥相呼应的。

「参考文献」

《侘寂之美与物哀之美》(川端康成、安田靫彦 著)

《日本美学3-侘寂》(大西克礼 著)

《禅.庭》(枡野俊明 著)

苏作诚品更新于2022-07-29 13:34:01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